新能源的洪流滾滾而來,對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央企來說,如何守正創新是第一要緊事。
3月22日,華潤電力于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正在籌劃分拆華潤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潤新能源)于A股上市。華潤新能源成立于2011年,為華潤電力全資附屬公司,目前主要在中國境內投資、開發、運營和管理風電場及光伏電站。
據公告,分拆完成后,華潤新能源仍為華潤電力附屬公司,將繼續納入華潤電力合并報表范圍。華潤電力仍將繼續通過華潤新能源,開展風電及光伏發電業務。
華潤電力表示,分拆及A股上市將使華潤新能源直接進入中國境內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能夠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提供充足資金,繼而助力其實現“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
01對錯
華潤電力被稱為中國“六小電力”之一,業務涉及風電、光伏發電、火電、水電、分布式能源、售電、綜合能源服務、煤炭等領域。
華潤電力計劃,“十四五”期間新增40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預計2025年底,其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目前,華潤電力正加速建設新能源項目。
從華潤2022年業績來看,2022年營收1033.05億港元,凈利潤70.42億港元,華潤電力可再生能源業務的核心利潤為86.45億港元,火電業務核心虧損25.82億港元。2022年華潤電力全年售電量為18.46萬吉瓦時,同比上升4.1%,其中風電場和光伏電站的售電量分別同比上升10.4%和17.8%,附屬火電廠售電量上升僅為2.6%。
華潤電力還在持續加大對新能源的投資,新能源業務已成為華潤電力的主要增長點。剝離出主要盈利業務的華潤電力是否能吃到分拆紅利仍然存疑。
02選擇
面對不確定的市場,華潤電力毅然選擇拆分盈利業務,讓母公司承壓,其背后或許有更深層的原因。發布公告后,華潤電力兩日下挫1.98%。
對比來看,港股綠電運營商相較A股長期存在折價,以龍源電力為例,2023年以來其港股PE處于10-15倍,而A股PE則處于20-25倍區間。
港股相較A股或有信息延遲。大陸的新能源市場未來趨勢利好,國家政策大力支持,資本市場格外偏愛。在新能源板塊上,大陸的市場明顯優于香港。
目前,華潤電力火電大幅減虧,新能源業務是其主要籌碼,將種子放在更合適的土壤,對華潤電力的反哺也越大。
03同行者
“六小電力”的其他五家在新能源發展上手段各有不同。
國投電力不斷增強和大企業合作,借力打力。近日,國投電力與三一重能和行遠資本共同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在新能源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中廣核分而治之。其旗下的新能源業務已分拆上市,為中廣核新能源。上市之后,實行分批治理的方法,韓國的電廠主要供應電力,中國的電廠主要聚焦于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業務,還有一部分提供管理服務。三劍合一,中廣核新能源2022年凈利潤2.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
中核集團聚焦核電+新能源。一方面,不斷開展核電工程建設和研究,另一方面不斷加碼風電光伏領域。近日,中核集團首個百萬千瓦風電源網荷儲項目吊裝成功。
三峽集團于風光電儲的發展上一馬當先。由于出身水電,2021年底,其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高達96%。近年來,三峽集團在風電、光伏的發展蒸蒸日上,新能源裝機量領先與其他五家,在六小電力中屬于佼佼者。
中節能是“六小發電”中兼顧電站投資及電池組件制造的企業。在光伏電站業務上,中節能持續推進電站開發與項目收購。
國投電力水火風光并濟。清潔能源占比較高,光伏占比較少,比較重視推進產品和技術研發創新。
04分拆潮
近來,A股分拆上市非常多。此前,中天科技、贛鋒鋰業、吉利汽車、蜂巢能源、長安汽車、特變電工等紛紛邁入分拆隊列。而分拆上市的好處也顯而易見:
第一,重塑母公司估值。對于多主業經營的上市公司而言,資本市場給予的估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其中某一業務領域的價值,此時將這一領域業務獨立分拆上市,能夠更加清晰、完整地向市場投資者展現其業務經營發展情況,有利于公司該領域業務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實現資產的價值重估。
第二,回籠資金。上市公司通過分拆子公司上市,子公司得以與資本市場直接對接,打通直接融資渠道。
第三,有利于分拆業務發展。進行分拆上市的上市公司一般為雙主業乃至多主業經營結構,分拆完成后,有助于做精做強拆分業務。
據萬聯證券研報,從股價表現看,母公司股價在子公司分拆上市前多數出現上漲,股價表現跑贏所屬行業,隨著時間推移,分拆上市帶來利好因素逐步消化,股價回落至正常區間;子公司在分拆上市初期,除少數優質公司持續跑贏行業外,大部分子公司分拆上市后將經歷下跌,并且股價表現弱于行業整體表現。
原文標題?:?又一央企巨頭將登陸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