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滿城飛絮和各色花朵組成了熱鬧的北京春色。能源市場,雙碳目標和新能源的不穩定性將儲能推上火熱賽道。

風光水電的儲存成為發展的一大難題。如果不儲存,能量多時,會對電網側造成沖擊,且不便消納;能量少時,不能滿足人們的生存需求。儲能成為新能源發展路上不可避免的環節。

在政策頻頻背書的背景下,儲能的發展從未停歇,這段時間更是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除了本來在賽道上的電池廠商,各大行業龍頭聞風而動。光伏行業與儲能賽道唇齒相依,也是主力軍之一。一方面,光伏電站需要通過配置儲能設施,保證電網運行穩定性和調峰壓力;另一方面,組件是產業鏈最接近電站的環節,相關人士曾透露,不少電站開發商也有意直接向組件企業采購儲能系統

01

各有側重

4月17日,第三方咨詢機構Infolink發布2022年全球組件出貨排名。根據Infolink數據,隆基、晶科、天合、晶澳、阿特斯位列前五。就這五家龍頭企業來看,光伏企業在儲能賽道的布局各有側重。

隆基綠能并未大規模進攻儲能賽道。此前,其創始人李振國曾表示,在儲能制造方面,隆基不計劃進行介入。目前,隆基綠能只是在一些項目上開展儲能實踐,并和儲能專業領域的伙伴進行合作。

雖然沒有打通儲能產業鏈的想法,但隆基綠能儲能的腳步并不慢,早在4年前隆基就開始研究全球能源格局和光伏制氫行業洞察,2年前成立下屬氫能公司,確認了電解水制氫是完全零排放的能源,且能在未來形成光伏+儲能+制氫的新能源生態閉環。

晶科能源邁入儲能的時間不算太早,目前業務以提供解決方案為主。在海寧市,晶科儲能年產12GWh儲能系統與12GWh儲能電池建設項目已被列入當地儲能重點項目。目前還在籌備自建儲能電池產能。近日,晶科能源發布Sun Giga液冷工商業儲能解決方案。

排名第三的天合光能已研發出核心產品。其董事長高紀凡非常看好儲能和氫能的賽道,旗下子公司天合儲能也進入了業績大爆發時期,累計出貨量超2GWh。目前,天合儲能擁有“電芯+電池艙+PCS”的核心產品,已逐漸掌握儲能核心產業鏈話語權。

晶澳科技的路線和隆基綠能有些相似,皆是靠著頭部企業供血儲能。首個儲能項目計劃建設,與儲能龍頭海博思創成立合資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晶澳科技以戶用光伏儲能電站切入儲能市場,致力于戶用光儲一體機的研發與制造。

阿特斯的步伐是五家中最靠前的,同時,該公司也在著力將儲能業務打造成第二增長極。2015年阿特斯就開始布局儲能業務。截至2023年1月31日,阿特斯母公司在全球共有約47GWh的儲能項目儲備,而阿特斯的大型儲能系統集成業務的累計出貨量也已經超過2.3GWh,并且擁有22.6GWh儲能系統訂單儲備。

02

時機未到

在儲能賽道上,五家企業方向不一。

天合光能和阿特斯非常看好儲能賽道,大量投資并已取得一定成果。近期雙方均在儲能領域有動作。天合光能擬斥資50億元建設儲能項目;阿特斯募資40億元,擬26.5億元用于產能配套及擴充項目。

晶科能源在投資方面并不落后,近期,投資186.8億元投建項目,其中包括“儲能集成系統及產業配套項目”以及“11GW高效電池項目”,但其產品還以解決方案為主。

隆基綠能和晶澳科技看好賽道,但目前并沒有大規模投產的計劃,二者聯合頭部企業,借力打力。此前,隆基綠能研究團隊與液流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團隊進行交流。晶澳科技與國內領先的儲能系統集成商海博思創達成戰略合作。

本文的五家光伏樣本皆為頭部企業,既不缺資本,也不缺銷售渠道,但仍有兩家持觀望態度,這足以說明:儲能賽道雖足夠誘惑,但時機并未成熟。

儲能賽道尚未定性是原因之一。目前,儲能的技術路線并不明朗,成本低、收益高、可投產的技術路線尚未被證實,儲能市場能走到哪一步也并無定論。

雖然鋰電已大規模應用于各個場景,但鈉電產業化難度低、兼容性好,釩電性能穩定、安全性高,皆是未來大規模儲能系統的選擇。

目前,光伏企業的儲能技術路線方向主要為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阿特斯旗下SolBank儲能系統解決方案采用磷酸鐵鋰(LFP)電池技術,而天合光能日前發布的液冷儲能電池柜也具有磷酸鐵鋰系統。

不管選擇哪一種儲能方向和技術,在不斷迭代的周期中,只有真正滿足商業化的才是最終選擇。在儲能火熱時,有人憑著風口大舉進攻,有人在紛亂中儲力。冷靜觀望,謹慎選擇不失一種好方向。

原文標題?:?內外兼修的光伏企業,儲能策略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