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為什么太陽光能夠變成電?
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速度是最快的,各個國家都將它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發展戰略。太陽能光伏電站,是通過太陽能電池方陣,將太陽能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還能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資源。太
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速度是最快的,各個國家都將它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發展戰略。太陽能光伏電站,是通過太陽能電池方陣,將太陽能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還能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資源。太
近日,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三家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光伏扶貧和規范光伏發電產業用地的意見》(國土資規〔2017〕8號),進一步規范和支持地面光伏電站發展。 《意見》明確,地面光伏電站可使用未利用土地,不得占用農用地;可以利用
為進一步規范戶用光伏建設,9月30日,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居民住宅戶用光伏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了戶用光伏的建設范圍、選址要求、建設安裝、審查要求和并網驗收程序等。對于連續多次未
作為新型光伏系統,由分布式和光伏扶貧項目的戶用光伏屋頂系統組成的戶用光伏正在加速“飛入尋常百姓家”。數據顯示,2016年開始,戶用光伏步入爆發階段,尤以山東、河北、浙江、廣東、江蘇、安徽等為代表,年安裝速度達到1—2GW(約40萬戶)。進入
近日,關于光伏上網電價下調的聲音不絕于耳。有消息稱,分布式光伏補貼從2018年1月1日起或下調至0.3元/Kwh。 在此背景下,分布式光伏卻正迎來爆發式增長。2017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44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729
太陽能是人們都知道的清潔能源,從最開始對于太陽能源的感性認識,到現在將太陽能的使用成為現實,這樣的轉變不僅僅依賴著技術,還有人們對于能源的理解和全新的理念。 光伏太陽能是一個全新高速發展的行業,應用領域非常之廣泛,大到電站建設,小到我們生活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實施,標志著“光伏發電”的大門在中華大地開啟。短短十余年中,光伏發電在國內的發展可謂跌宕起伏。最初,一提太陽能,首先想到的光熱,而現如今光伏發電這一概念已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光伏發電系統也逐漸走入了
粵北地區最大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廣東省南雄市 南雄圍背水庫5.5MW光伏發電站 正式投入試運營。 一塊塊閃亮的“藍板子”成了幫助貧困戶脫貧的“金罐子”,實現了扶貧從“輸血”向“造血”的轉變,也為該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注入了新活力
:不知你是否有看央視新聞的習慣,如果有,那么你是否留意到央視最近在頻頻報道的家庭光伏,也就是我們說的屋頂光伏、分布式光伏。從光伏扶貧、光伏創業、居家光伏各個角度出發,被報道的民眾無不稱贊。那么為什么央視如此高頻的報道光伏發電呢? 報道歷史
豎起光伏板,就成搖錢樹。 貧幽村民袁家蓮的家在群山環抱的樂都區峰堆鄉上二村,她家的屋頂上自從安裝了太陽能發電板以后,每個月都會有幾十到上百元數額不等的光伏發電收入進入腰包。 把發展光伏產業和脫貧攻堅捆綁在一起,算得上海東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