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濟南南繞城高速光伏路面試驗段光伏路面所在的車道被工程人員暫時封閉進行維修,車輛只能從左側車道走。近距離看,可見快車道上破損的光伏電池較多,而應急車道則問題不大。目前部分電池路面正在更換施工中。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全國首條光伏路面損壞?

記者從齊魯交通發展集團相關部門獲悉,通過真實戶外環境檢驗,光伏路面組件鋪裝后,改變了原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的受力形式,形成了與傳統道路完全不同的全新路面結構,繼而產生并表現出了以組件下承層瀝青道路發生水損害為代表的科研問題:在雨水侵入、板上重型荷載高速行駛、反復碾壓等多種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光伏組件板下瀝青混凝土發生松散、溢出、堆積、掏空破壞,從而導致光伏組件板懸空,局部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損壞。

一項具有探索性新技術的誕生與發展,離不開積極開放的創新氛圍與大眾的理解和支持。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對這一科研項目的關注與支持,將進一步深化光伏路面技術的探索研究,為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更好地服務社會公眾出行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