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發布了《“一帶一路”綠色電力合作發展路線圖》(下稱《路線圖》),文中指出“一帶一路”為中國光伏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增長空間和國際化布局,打破了以往對歐美日市場的依賴和低價競爭的局面。而隨著中國光伏產業作為“一帶一路”產能輸出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以《路線圖》提到的64個主要沿線國家為“一帶一路”的路線藍本,對隆基股份、晶科能源、阿特斯、晶澳、東方日升、協鑫集成、天合能源、陽光能源八家光伏企業在一帶一路發展狀況進行統計分析,以探索各家光伏企業布局“一帶一路”的趨勢。
目前,中國光伏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主要活躍的區域為:越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度、馬爾代夫、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俄羅斯、埃及、以色列等14國家。其中在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阿聯酋市場進行投資、合資建設、收購兼并、產品輸出最為頻繁。各企業中,隆基、晶科、協鑫集成、晶澳、天合光能5家企業重點布局在產業鏈上游和中游的生產環節,阿特斯、東方日升主推電站建設,陽光能源以開發光儲一體化項目為主。
以下是對八家企業電站建設和出貨量的統計數據(不完全統計) :


而天合光能已拓展65個沿線國家中的39個市場,占“一帶一路”區域的60%。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建立了海外生產基地,在土耳其、印度等沿線國家的業務量都占了當地16%至20%的市場份額。此外,晶澳和阿特斯承接了沿線至少25個國家的光伏業務,預計未來在布局“一帶一路”的光伏市場的進度會進一步加快。
以下是對八家企業拓展國家和生產基地的統計數據:

從上述統計數據中來看,單多晶龍頭企業隆基和協鑫集成近兩年在一帶一路布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越南、印度。這些生產基地所在地位于歐洲MIP和美國反傾銷政策豁免國,同時得益于當地新能源政策推動和地方光照資源優勢,我國光伏企業可以在當地大展身手,將產能在這些國家進行消納。而8家 “一帶一路”先行者企業在的生產基地布局基本上在2018年-2019年間開始投產,屆時企業產能將在“一帶一路”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