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薄膜太陽能發電行業的領先者,漢能的一舉一動都備受行業內外矚目。
在不久前,漢能發布了2018年半年報,讓公眾和資本市場對漢能的業績增長大為驚訝:半年收入達204.15億港元,同比增長約615%;期內盈利73.29億港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0倍!其中,上游業務營收190.84億港元,占比93%,是實現業績猛增的主力。
面對漢能的成績,有人贊嘆,也有人懷疑:漢能上游業務營收如此之高,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產業園模式如何實現的創新盈利?這其中是否存在關聯交易的水分?漢能薄膜太陽能產品的市場究竟如何?
帶著諸多疑問與猜想,記者一行人來到淄博漢能薄膜太陽能產業園,以實地探訪來還原一個真實的漢能!
漢能的上游業務,包括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裝備及整線生產線的研發、設計、銷售及交付,及相應的技術服務,主要是與各個地方移動產業園合作的薄膜太陽能組件生產裝備產線“交鑰匙工程”。


人們最為關注產業園歸屬問題,記者在探訪中得到了明確答案:在園區建設完畢后,淄博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園的股權也隨之轉變,東騰集團占比57.52%;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占比33.33%;漢能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出資占比為9.15%。雖然產業園的名字以漢能命名,但漢能已經將技術和建造的產線完整的交到了產業園業主手中。
記者了解到,漢能在全國多地的薄膜太陽能產業園皆是如此,漢能為業主提供整套的技術、設備以及產線施工,在工程交付時,一并將產業園的主權轉交給業主。所以,外界所謂的漢能以高新產業園名頭圈地掙錢疑問,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產業園根本就不是漢能的。
在淄博,當地企業和政府對于漢能的世界領先技術和“交鑰匙工程”相當滿意,投資積極性和落實速度之快,令人驚訝。地方企業和政府積極注資建設漢能薄膜太陽能產業園,為漢能帶來了巨大的上游收入。目前,除了淄博以外,漢能薄膜產業園項目客戶還有綿陽產業園、大同產業園等。
漢能薄膜太陽能產業園為何受到各地追捧?在這次實地探訪中,山東淄博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超給出了答案。
“漢能交給業主的不僅是一座產業園,也是一座充滿社會效益的寶庫。政府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我們是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在經濟結構轉型、新舊動能轉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F在公司有600多名員工,85%以上的是當地人,所以在當地促成就業我們也做了貢獻,不僅給他們8小時的工作,還給他們提升培訓。目前,我們的產品已經通過了各項認證,完成了市場準入,即將大批量的進入市場,促進當地的稅收。”李超表示。
那么,產業園建好后,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的銷量和市場又如何呢?在探訪中,記者得到一組數據:截止到2018年9月,淄博漢能薄膜太陽能產業園已經接到了12億元的意向訂單,在8月份月剛剛成交了1000多萬的定單。這12億的意向定單,有80%來自于海外及香港,其他為國內部分,應用領域包括玻璃發電幕墻、房車應用、可移動能源應用類產品等。

當下,世界能源領域正在掀起一股CIGS薄膜太陽能熱。近幾年,中建材、神華等一眾企業也進入到該領域。特別是國家近期對于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種種動作,預示著光伏發電的市場和應用將更加廣闊,一個萬億級市場正在開啟。
在世界CIGS薄膜太陽能領域,擁有Solibro、Miasolé、GSE、Alta Devices等四家全球銅銦鎵硒和砷化鎵技術領先企業的漢能,無疑處于絕對霸主地位。隨著提前布局的戰略眼光和獨創的上游業務的“交鑰匙工程”模式,漢能在未來的新能源浪潮中有望獲益良多。
一直以來,作為世界第一的漢能,令人仰望和難以理解;而真正讀懂漢能,你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家以高端裝備制造為主的“高科技+能源”公司,這與傳統的制造為主的光伏企業商業模式完全不一樣。
漢能創始人李河君曾提出:“第一次工業革命由英國領銜,第二次美國領銜,第三次微軟領銜,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新能源為主,漢能有一個愿景,就是讓咱們中國人也來領先一把?!痹诠夥呦蚱絻r上網時代,漢能的移動能源應用能否引領這一潮流?業界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