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僅記錄《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財。“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482篇原創文章”
從UP電源向逆變器業務拓展,技術上是非常絲滑的,能不能將業務做起來,則考驗公司的執行力,科士達初步證明了公司的執行力,在新能源行業已經有了比較強的競爭力了。
01科士達2022年三季報簡析
12月21日科士達發布了2022年的三季報,業績大超預期,甚至隱隱有了一點下一個德業股份的潛力。
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 27.40 億元,同比增長48.3%,歸母凈利潤 4.47 億元,同比增長58.8%。扣非凈利潤4.08億,更是同比大增77.29%!
Q3 單季營收 12.18 億元,同 比大漲85.3%,環比也增長了26.9%,歸母凈利潤 2.29 億元,同比暴漲123.4%,環比 Q2 增長月40%! 毛利率30.82%,同比下降了3個百分點,但環比略微增加。
從去年Q3開始,受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影響,公司的毛利率就是一路下滑的,但去年Q4就企穩了,今年來,一直是盈利修復的走勢,每一個季度毛利都在小幅度的改善。
除了刨開電芯和器件以外的大宗商品價格趨于平穩,甚至出現下滑外,也是因為今年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大幅度提升,中報的時候,海外營收占比超過43%,三季報的時候,大約到了60%,相比去年中報的35%,近乎翻倍的增長。
這也是為什么此前新能源大爆炸非常在乎企業能否出海去卷的原因,海外的市場更廣闊,錢更好賺。 大部分制造業企業是沒問題的,只是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在這方面就弱的多了,這幾年做的比較好的也就字節跳動了。
凈利潤相比營收增速更高,則是受益于美元的升值。三季度美元的瘋狂升值,對于很多出口企業而言,完全是躺賺的。此外,去年投入的銷售費用以及銀行費用,隨產品逐漸成熟疊加規模效應,也對今年的盈利產生正影響。
毫無疑問,科士達的三季報是大超預期的,從公司過往的歷史來看,收入主要集中于下半年,基本第四季度都是表現最好的,按照三季度的增長態勢,22年全年凈利潤超過7個億應該沒有太大壓力,比此前券商的最高預測值還要高。
而且明年光儲業務還將保持高速增長,逆變器業務至少兩位數的增速,儲能業務則至少保持翻倍的增長,這還是不包括北美業務可能的大突破的情況下。
02科士達彎道超車回來
話說回來,老朋友都知道,科士達和科華數據,新能源大爆炸都覆蓋過,兩個公司是非常相似的,不論是公司歷史,還是起家業務,還是后續從up電源往數據中心,再往光儲業務的拓展,乃至公司體量和業績,以及股價走勢,幾乎是孿生兄弟一般。
(上圖K線是科士達,藍色曲線是科華數據)。 但從今年中報開始,兩者的走勢就差距越來越大了,科士達是一路上揚走勢,而科華數據則開始了震蕩走勢,雙方的市值差距也拉到了130多億。
感覺有點像之前的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從一開始的相伴相隨,到慢慢的格力被美的甩下。 為什么會這樣呢? 直接原因自然是因為中報開始,科士達的光儲業務開始體現出了高速增長的態勢,三季度繼續驗證,而科華數據的光儲業務的增速依然比較緩慢,現在就看三季報能否證明自己了。如果三季報依然無法證明自己在新能源業務上的潛力,兩者的差距還會繼續拉大。
其實從UP電源到數據中心業務,科華數據做的比科士達要好的,雖然科士達最先進入UPS電源業務,但科華數據卻后發先至,如果不是新能源業務的大爆發,科士達就是一個丐版的科華數據。
而之所以能在新能業務上游彎道超車回來,真的是彎道超車,事實上,科華數據進入逆變器業務的時間比科士達還要早,分析下來主要得益于兩點。
03科士達光儲大爆發的原因
一是科士達攤上了寧德時代這一根大腿。
2019年,公司與寧德時代合資設立時代科士達,主要做儲能、充電樁及 “光儲充”一體化相關的產品。科士達占股權的49%,后面應該是寧德時代主動讓出了一些股份,科士達占比達到80%。
雖然寧德時代的占比不多了,但畢竟也是股權合作關系,相比其他客戶,多多少少還是有利的,尤其是這兩年電芯畢竟緊缺的情況下,這種優勢就凸顯出來了,無論是供應量,還是價格,都相對有優勢一些。
根據寧德時代近期披露的新增日常關聯交易額度公告,時代科士達2022 年前三季度共向寧德時代采購儲能電池 4 億元,新增日常關聯交易額度后預計 2022 全年采購金額 7 億元,側面印證科士達儲能業務的快 速增長以及供應鏈方面的良好保障。
公司在業績交流上的說法也是電芯供應方面無需擔心。 雖然現在寧德時代的風評不太好,但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有這樣的強力合作伙伴,電芯供應鏈上的保障比起競爭對手要強很多。
此外,則跟公司的海外業務做得比較好有關,公司的海外營收占比一直都是比較高的,此前UPS電源和數據中心業務中,來自海外營收占比也都能達到30%多。
光儲業務,尤其是儲能業務,技術含量并沒有那么高,尤其是對于科士達這樣做UPS電源起家的,根本不存在技術壁壘,核心還是渠道和品牌,在今年歐美市場光儲業務大爆發的情況下,海外耕耘越久的,優勢也越大。 科華數據相比科士達在境外的經營就弱很多了,來自境外營收的占比基本都是10% 左右。
不過話說回來,科華數據之所以能在UPS電源和數據中心業務后發先至,也跟它將重心押注在國內有關,過去十幾年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
只是沒想到,風水輪流轉,這兩年國內互聯網行業風云突變,加上海外的光儲業務又大爆發。
就像那句話說的: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策略的選擇不同, 結果也不同,接下來就看科華數據能否迎頭趕上了,就像它此前在數據中心業務實現對科士達的逆襲一樣,再一次實現新能源業務上的逆襲。
原文標題?:?三季報大超預期,儲能新銳,下一個德業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