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引導與技術革新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光伏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光伏已成為我國的核心優勢產業,并在全球市場取得領先優勢。
不過面對如今仍處于高景氣的光伏行業,市場亦不乏擔憂,而其中以對產能過剩的擔憂表現的尤為“出眾”。但對此,投資者真的需要如此擔心嗎?
01
光伏產業鏈
有產能過剩的風險嗎
10月31日,時隔10個月后中環首次下調硅片價格。而此前另一巨頭隆基綠能的單晶硅片最新價格未做調整,甚至由于電池片厚度下降,所以實際價格反而有所增長。
作為硅片行業的兩大巨頭,它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因此,上述舉動不出意外的引發了業界廣泛討論。
有人將這一輪硅片降價解讀為堅挺的硅料價格出現了拐點信號,更有甚者開始擔憂產能過剩的到來。
事實上,這種擔憂情緒已傳遞到了A股市場。在近日市場反攻,個股普漲的背景下,光伏產業鏈個股卻依舊表現平平,甚至出現了逆勢下跌的趨勢。
由此可見,市場已有成為“驚弓之鳥”的趨勢,只要有消息出來,先跌為敬。
那么,光伏產業鏈到底有沒有產能過剩的風險呢?毫無疑問是有的。
受益于行業的高景氣,光伏產業鏈各環節都得到了資本的關注。于是我們看到,一邊是老玩家大手筆擴產,另一邊新玩家還在不斷入局。即便只是關注二級市場,也能明顯感覺到光伏行業的火熱乃至擁擠。
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其說光伏產業鏈有可能會產能過剩,倒不如說產能過剩終將到來。且需注意的是,因為目前各環節均已有大規模預期產能等待落地,所以當產能過剩到來,影響的或許并非單一環節,整個產業鏈都將面臨產能過剩的風險。
02
產能過剩影響到底多大?
問題是,如果產能過剩真的來了,其產生的影響會有多大呢?
以史為鑒。2011年,光伏行業迎來至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產能過剩。而與如今類似,產能過剩之前,光伏行業同樣是大繁榮時期。2005年—2008年,多晶硅價格從40美元/公斤一路飆升到500美元/公斤,“擁硅為王”成為當時業內的共識。
相比之下,如今30萬人民幣/噸的硅料價格只是小巫見大巫。
在天價“硅料”刺激下,一方面手握定價權的海外硅料廠商趁機提出簽訂長約,擔心成本繼續抬升的國內光伏企業紛紛提前鎖定訂單和價格;另一方面,國內也開啟了一輪硅料擴產潮,國資和民企紛紛殺入這一市場。比如江西賽維投資120億建設馬洪硅料廠、英利旗下的六九硅業在多晶硅等項目上投資高達126億元。
然而,風雨突變。2008年金融危機陰霾籠罩全球,西方國家光伏補貼政策退坡。一時間內,激進擴張的中國光伏企業一夜間跌入產能嚴重過剩的地獄,企業紛紛倒閉。
據當時的數據統計,僅是金融危機期間,國內就有超過300余家光伏組件企業倒閉。
此后,歐美各國實施光伏貿易保護措施,加上日本光伏進入門檻抬高,2012年我國光伏產業迅速進入“冰凍期”。以至于此后多年,國內光伏行業幾乎無人問津。
總的來看,雖然這一波的產能過剩是多方面利空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但對于光伏行業沖擊確實驚人。因此,投資者對產能過剩有所擔憂也并非不能理解。
03
需要擔憂
本輪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嗎
但是,歷史不會重演,如今我國的光伏產業也早已不是“吳下阿蒙”。
彼時光伏產業全球開花,但我國的企業僅局限于生產組件環節,技術低端、依賴勞動,對上下游沒有定價權,處于一個“三頭在外”的狀態:90%以上的硅晶原料靠進口,90%以上的加工設備買自國外,90%以上的光伏產品銷往海外。
而到2021年底,我國光伏行業已傲然世界之巔,全年新增裝機54.88GW,位列全球第一,并已經實現上下游的完整布局,各環節產量占全球近80%,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也都走在世界前列。
從過去的依賴國外,到如今的國外依賴我們,我國光伏產業的進步可見一斑。
事實上,所謂的產能過剩也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長期產能過剩卻無法消化。換句話說最悲觀的情況是即便算上了潛在需求,產能仍舊過多。
但現在光伏行業缺需求嗎?當然不缺。
現在,全球正處在能源轉型期,而國際摩擦的加劇使得傳統能源價格一度攀升,光伏的重要性被極大拔高。也正因如此,歐洲市場的需求大爆發,國內光伏產業景氣度也因此再上臺階。
回到國內,如今制約光伏下游放量的最大因素就是硅料產能。所以隨著硅料產能放量,硅料價格回落,下游需求有望被極大釋放,這反而會助力產業鏈利潤分配均衡化以及龍頭企業業績走強。
此外,當前國內光伏企業也已在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產能過剩的到來,垂直一體化布局就是其中一大主流途徑。通過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中下游能緩解成本壓力,上游企業也能擺脫硅料價格回落之后毛利大幅降低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國內企業“長協鎖料”基本占滿了擴產產能,而因為并不鎖價,企業撤單的可能性并不大,這意味著硅料產能有望被陸續消化。
綜上,在國內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占據優勢、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光伏企業紛紛謀求一體化布局的背景下,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或許終將到來,大量的玩家涌入也會加劇行業競爭內卷。
在此背景下,成本、規模、技術等都占據優勢的龍頭企業并不會受到太多影響。而在行業出清過后,隨著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龍頭企業將強者恒強,擔憂只是多余。
- End -
原文標題?:?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擔憂多余!